
青岛男篮的年轻中锋杨瀚森自进入CBA联赛以来便备受关注,不少球迷和媒体将他与NBA球星申京和约基奇相提并论,认为他有望成为中国篮球的下一位内线希望。然而,随着赛季的推进,这种过高的期望可能需要适当降温。
杨瀚森确实展现出了不错的潜力。他的身高和臂展在内线具备天然优势,篮下脚步灵活,手感柔和,并且具备一定的策应能力。在青年队时期,他就曾凭借全面的技术引起广泛关注。进入CBA后,他在某些场次中也打出了亮眼表现,证明了自己有能力在职业赛场立足。这些特点让人不禁联想到掘金队的核心约基奇和火箭队的申京,他们都是技术全面、擅长策应的高大内线。
然而,将一位刚刚开启职业生涯的年轻球员与NBA级别的全明星球员直接对比,显然为时过早。目前,杨瀚森与这两位球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。首先是在身体对抗方面,杨瀚森的力量和核心稳定性还需要大幅度提升,以适应更高级别比赛的强度。无论是申京还是约基奇,他们都拥有足以应对NBA内线碰撞的强壮身体,这是杨瀚森目前所不具备的。
其次,在技术的成熟度和稳定性上,杨瀚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他的篮下技术虽然不错,但面对经验丰富的防守者时,进攻手段仍显单一。他的中远距离投篮能力尚不稳定,射程也需要进一步扩展。而约基奇和申京都拥有可靠的外线投篮和更多元的进攻终结方式。此外,虽然在同年龄段球员中视野出众,但杨瀚森的大局观和传球创造力与“约老师”那种历史级别的策应能力相比,差距是全方位的。
更重要的是比赛经验的积累。约基奇和申京都是在欧洲高水平联赛经过磨练,并在NBA经历了数个赛季的成长才达到如今的高度。杨瀚森目前仅仅处于CBA的初级阶段,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熟悉职业比赛的节奏、阅读复杂的防守以及提升自己的比赛决策能力。他的防守选位、篮板卡位和移动速度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提升空间。
过高的期望对于年轻球员的成长并非好事。它会给球员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,一旦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瓶颈或表现起伏,容易招致外界过度的批评和质疑,反而不利于信心的建立。对于杨瀚森而言,现阶段最需要的是脚踏实地,专注于自身的每一项技术进步,积累比赛经验,逐步提升自己在联赛中的统治力。
青岛队教练组对他的使用也显得较为谨慎,正在有计划地增加他的出场时间和战术权重,这说明球队也认同他是一个需要耐心培养的长期项目。
总而言之,杨瀚森无疑是一名极具天赋和潜力的年轻球员,他的未来值得期待。但是,将他与申京、约基奇这类已成名的顶级内线直接划等号是不现实的。球迷和媒体应该给予他更多的耐心和成长空间,允许他犯错,并欣赏他每一步的进步。降低短期内不切实际的期望,让他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稳步成长,或许才是对他职业生涯最有利的支持。他的道路很长,让我们拭目以待他未来的发展。